西浦申报“张家港湾生态修复”项目

6月22日,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DESA)组织开展的第二轮“践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典范案例(SDG Good Practices)评选结果出炉,由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与环境校级研究中心提交的“张家港湾:来自中国的生态修复实践”成功入选。

UNDESA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指导,帮助全球各国应对经济、社会和环境领域的挑战并转化为积极的国家行动。本轮案例征集共收到全球七百多份有效申报材料,所有入选案例将在联合国高级别政治论坛以及联合国大会等官方平台进行展示推广。

由西浦城市与环境校级研究中心提交的张家港市“践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项目是基于张家港湾生态修复实践分析归纳形成的。经专委会评定,本项目为覆盖多达九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典范案例。

由于申报材料要求高、时间紧,需要在严格的字数空间内丰富且深入地挖掘案例内容和意义,申报单位西浦城市与环境研究中心组成了由中心主任领队、中心研究人员和国内外专家形成的专题小组,经过反复认真分析、实地走访和调研,选定了张家港案例。在地方各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专题小组调研采访了案例各方主体,收集了宝贵详实的项目信息资料。为全方位、多角度、专业性地剖析和向世界展示张家港湾的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中心还邀请了国际机构的多位专家对申报材料的编写进行指导完善,并与政府研究室负责人共同探讨,字字斟酌,确保“高标准谋划、高水平起步、高质量推进”。

张家港湾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道湾,被誉为“江海交汇第一湾”。过去几十年,随着临港产业快速崛起,环境生态等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围绕“长江大保护”的国家战略和沿岸生态修复的总方针,张家港湾启动了生态提升工程,规划面积约 10平方公里,构筑 140万平方米滨江亲水景观带,真正做到 “还江于民”,并以此为基础打造最美江滩、最美江堤、最美江村。

(图为张家港湾生态修复过程与前后对比)

在多级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兼顾国际眼光、世界语言以及张家港精神的优秀实践案例最终通过评审得以入选,向世界各国政府组织、学术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展现了张家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生动实践和积极担当。

“西浦城市与环境校级研究中心致力于中国地方发展和城镇化议题,充分发挥其国际平台优势,为地方发展谋求更加智慧、可持续和高质量的范式,并促进本地实践引领国际性的研究和创新行动。”中心主任徐蕴清博士表示。

文章来源:西交利物浦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