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刚明
高级副教授
和谐管理研究中心
Gangmin.Li@xjtlu.edu.cn

李博士拥有超过40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曾在5所英国大学和2所中国大学执教,特别是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用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学术成果方面,已发表100多篇期刊和会议论文,并曾担任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以及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的成员;出版了教科书《大数据分析基础:概念、技术、方法和商业》(ISBN:978-7-03-058148-8)。他利用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以及知识图谱等方面的知识,与IBM、Oracle、微软、百度以及科大讯飞等知名公司开展各类项目合作,为客户提供了丰富的咨询、应用程序开发和工业解决方案。同时,曾在数十亿美元的跨国公司以及国际舞台上发表演讲、为政府机构、企业高管等开设培训技术课程。
发表文献
- Efficient location privacy algorithm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S Gang, C Victor, R Muthu, Z Sun, L Gangmin, YHL Dan 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s, 1-11
-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using BERT BiLSTM CRF for 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Z Dai, X Wang, P Ni, Y Li, G Li, X Bai 2019 1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biomedical …
- Compendium: Making meetings into knowledge events A Selvin, S Buckingham Shum, M Seirhuis, J Conklin, B Zimmerman, ...
- Sensemaking tools for understanding research literature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user evaluation V Uren, SB Shum, M Bachler, G L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64 (5), 420-445
- Modeling naturalistic argumentation in research literatures: Representation and interaction design issues SJ Buckingham Shum, V Uren, G Li, B Sereno, C Mancin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22 (1), 17-47
- Claimaker: Weaving a semantic web of research papers G Li, V Uren, E Motta, SB Shum, J Domingue The Semantic Web—ISWC 2002: First International Semantic Web Conference …
-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pproaches based on joint task of intent detection and slot filling for IoT voice interaction P Ni, Y Li, G Li, V Chang Neural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32, 16149-16166
- Anomaly detection by using streaming K-means and batch K-means Z Wang, Y Zhou, G Li 2020 5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g data analytics (ICBDA), 11-17
- Scholarly publishing and argument in hyperspace V Uren, SB Shum, G Li, J Domingue, E Motta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 Wide Web, 244-250
查看全部
研究领域
大数据(处理和分析)
分布式、生成和通用人工智能(建模、训练和微调)
LLM和NLP(理解、知识抽象)
知识工程(知识获取、表示、建模、存储、传播和重用)
Agent和多Agent系统(使用管理理论在多个智能实体之间进行协调和合作)
网格计算(网格基础设施和分布式数据访问和控制)
HCI(数据/信息可视化、人类体验设计)
分布式、生成和通用人工智能(建模、训练和微调)
LLM和NLP(理解、知识抽象)
知识工程(知识获取、表示、建模、存储、传播和重用)
Agent和多Agent系统(使用管理理论在多个智能实体之间进行协调和合作)
网格计算(网格基础设施和分布式数据访问和控制)
HCI(数据/信息可视化、人类体验设计)
应用场景
分布式数据处理
实时数据分析
数据整合与挖掘
资源优化与负载均衡
--------------------------------
犯罪分析和预测
智能案情分析
--------------------------------
自动化诊断记录
患者信息管理
辅助决策及医疗研究支持
实时数据分析
数据整合与挖掘
资源优化与负载均衡
--------------------------------
犯罪分析和预测
智能案情分析
--------------------------------
自动化诊断记录
患者信息管理
辅助决策及医疗研究支持
工作经历
2024年至今:高级副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和谐管理研究中心
2021 年2024:英国贝德福德大学创意艺术、技术和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讲师
2016 – 2021: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副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
2004 – 2009:高级研究员,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英国开放中间件基础设施研究所
2000 – 2004:研究员,英国开放大学研究知识媒体研究所
1998 – 2000:研究员,人机交互研究所.英国伦敦城市大学
1994 – 1998:研究员,英国约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983 – 1994: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AP
2021 年2024:英国贝德福德大学创意艺术、技术和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讲师
2016 – 2021: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副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
2004 – 2009:高级研究员,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英国开放中间件基础设施研究所
2000 – 2004:研究员,英国开放大学研究知识媒体研究所
1998 – 2000:研究员,人机交互研究所.英国伦敦城市大学
1994 – 1998:研究员,英国约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983 – 1994: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AP
教育背景
博士:英国开放大学
硕士:英国约克大学理学
理学学士:西北工业大学,中国
硕士:英国约克大学理学
理学学士:西北工业大学,中国
科研项目
1、评估和选择最优动态定价的深度强化学习模型:PPO、DDPG和SAC的系统比较
2、用于知识图谱中节点和链接的多语言知识匹配方法及装置
3、利用强化学习和预训练学习提高电子商务动态定价中的稀疏数据性能
4、通过将预先训练的语言模型与知识图相融合来提高文本理解
5、将常识知识注入零样本文本分类的即时学习
2、用于知识图谱中节点和链接的多语言知识匹配方法及装置
3、利用强化学习和预训练学习提高电子商务动态定价中的稀疏数据性能
4、通过将预先训练的语言模型与知识图相融合来提高文本理解
5、将常识知识注入零样本文本分类的即时学习
产学研合作
1、基于深度知识网络和机器学习的公安立案破案智能系统
2、医生助理通过对话识别和机器学习创建诊断记录
3、一种用于大数据分析的多代理模型
2、医生助理通过对话识别和机器学习创建诊断记录
3、一种用于大数据分析的多代理模型
专利项目
1、用于知识图谱中节点和链接的多语言知识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1858961B
2、基于关联网络行为的作弊用户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3743619B
3、一种基于语义匹配和知识图谱的自然语言理解算法
2、基于关联网络行为的作弊用户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3743619B
3、一种基于语义匹配和知识图谱的自然语言理解算法
更多文章请点击链接Google Scholar